新闻中心

科研攻关产业升级“双向奔赴”

来源:bob官网下载    发布时间:2025-10-16 05:08:22

  厦门科学城正着力打造支撑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创新高地。(记者王火炎摄)

  昨日,位于宝太生物的“厦门市干(体)细胞研究与应用联合实验室”繁忙有序。万级洁净标准的GMP实验室内,研发人员专注地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。联合实验室正锚定前沿科学技术,制备免疫细胞(NK细胞)。

  从机制体制的先行先试到创新平台的蓬勃生长,从关键技术的攻坚突破到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浪潮,厦门,这座“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”,正向“新”而行、向“高”攀登,激发产业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。

  一年来,厦门持续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加快构建动能持续、梯次发展的“4+4+6”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
  站在“十四五”与“十五五”的历史交汇点,沿着习指引的方向,厦门将持续推动科学技术创新“关键变量”转化为新质生产力“最大增量”,不断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、建设世界科学技术强国贡献厦门力量。

  厦门市干(体)细胞研究与应用联合实验室正在制备的NK细胞,是一种天然免疫细胞,就像人体内的“巡逻警察”,能迅速识别并清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。宝太生物新产品战略总监钟晓骝说:“目前,宝太生物正联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、厦门长庚医院,深入研究NK细胞所分泌的外泌体对于HPV病毒的杀伤机制,进而推动HPV新型治疗药物的研发。”

  该联合实验室由宝太生物主导,厦门市妇幼保健院、厦门大学、厦门长庚医院共同组建,构建起贯通研发、生产、临床应用的全链条协同创新体系。实验室不仅聚焦前沿技术攻关,更积极推动行业标准制定,助力细胞治疗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、标准化。

  “干细胞治疗药物正迎来蒸蒸日上的黄金期。”钟晓骝说,实验室已启动一项前沿研究——利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(iPS细胞)治疗骨关节炎。该项目由厦门大学徐秀琴教授团队主导前期技术攻关,旨在为饱受关节疾病困扰的老年患者带去福音。

  对医药行业而言,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层次地融合,重点是打通“产学研医”协同链条——临床从实际的需求出发提出问题,高校聚焦基础与技术攻关,企业则承担中试放大、工业化生产与质量控制,最终成果再回归临床验证与应用,形成闭环。钟晓骝说:“唯有如此,才能真正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‘最后一公里’,为患者提供更安全、更有效、功能更强的临床解决方案,加速培育生物医药领域的新质生产力。”

  这样的联合实验室,厦门首批组建了7个。据市科技局介绍,联合实验室涵盖集成电路、基因与生物技术、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我市重点产业领域,协同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构建从基础研究、技术突破、成果转化到产业化应用新机制,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势能快速转化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动能。

  从厦门科学城Ⅰ号孵化器大楼里向窗外望去,众多临海建筑鳞次栉比,方圆3公里内,新兴起的产业、科研机构、公共服务平台等各种创新资源汇聚……

  眼下,科学城Ⅰ号孵化器正掀起一波波从“项目储备”到“产业落地”的热潮。“科学城I号孵化器正加快成为全国高校技术转移的聚集区。”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自创区促进部负责人庄佩贞如数家珍:“通过引进中关村大学科技园联盟共建成果转化基地,牵引20余所‘双一流’高校科技成果来厦转化;探索在科技资源密集的区域共建‘创新飞地’,建立‘异地研发—厦门转化’协同机制,北京创新飞地已入驻19个项目,其中8个项目已来厦转化,华中创新飞地已签约启动………”

  在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厦门科学城正打造支撑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创新高地,努力突破一批“厦门产”原创性引领性创新产品和技术。截至目前,科学城Ⅰ号至Ⅲ号孵化器与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、成渝等地区近30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建立合作,累计入驻项目超过160个,银城智谷等核心园区累计注册入驻企业和机构超过2500家,科学城创新引擎功能不断加强。

  国庆中秋假期一过,嘉庚创新实验室首席技术官、华厦氢能创始人高小平博士又忙碌起来。

  不久前,在多元化制氢技术方面,嘉庚创新实验室取得了新突破。“我们刚刚通过了一个科技部重点项目的中期验收,这一个项目主要做30兆瓦离网制氢技术的开发。”高小平说,该项目采用碱性-PEM混联制氢技术,在宁夏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基地落地。

  众所周知,制氢成本高是制约氢能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的重要的条件。而离网制氢技术通过对装备关键材料、核心结构可以进行开发和工艺改进,破解了制氢成本高的难题。根据调试结果,项目直流能耗比市场上大部分电解槽降低了10%,也就是制氢效率提高了10%。高小平说,“这一个项目制氢可达到低成本、高效率、快速响应,技术在行业处于领先水平,为离网制氢的新技术开辟了一条新路。”

  嘉庚创新实验室累计转化各类成果283项、孵化创办科技型企业31家,吸引外部投资近7亿元。翔安创新实验室鼻咽癌早期诊断试剂盒成果获评“2024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”,研发的国内首个、全球第二款九价人瘤病毒疫苗(大肠埃希菌)获批上市,打破国外产品长达十余年的市场垄断……厦门不断刷新科学技术创新的“成绩单”,持续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科技动能。(记者 刘艳 林露虹)

返回顶部